芒果叔叔口才 | 缺乏镜头感怎么办?27
如果你是第一次面对镜头,很容易发现自己“眼神、表情、动作、语言”方面的问题: 眼神飘忽,躲闪镜头,眨眼过多。表情太大或者面目表情,动作僵硬或者没有,语言平淡无起伏,语音不自然,自顾自地说。完全无法自然地面对镜头和观众。 缺乏镜头感的原因: 1.紧张、害羞等情绪的干扰 如果没有经过训练,很难克服这种情绪,这种状态下的人整个都是僵硬的 2.说话没有对象感 对受众分析不到位,自说自话,没有交流感 3.说话习惯不好 调用太多表情,或者内容没有结构,平时说话没问题,一面对镜头,语言组织能力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情绪紧张、缺少对象感、说话习惯不好的问题呢? 回想一下,你登台时候的反应,手心出汗,大脑空白,想马上结束,或者发抖。为什么面对公众大家都会紧张呢?这是个有趣的故事,它来源于我们原始的动物性,原始社会看到很多狼群,本能的反应是“打”或“逃”,这两点都需要四肢发力,血液流向四肢,大脑缺血变得空白,这就是为什么普遍会紧张,尤其是面对陌生话题和陌生人群。 知道了来源就可以对应练习: 1.控制周围环境 紧张来源于未知,面对镜头环境,对机器设备的功能,显现,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滚瓜烂熟的时候,才不至于在那一刻产生应激反应。如果你多面对几次镜头,多练习几次,会轻松自在许多。 2.找对象感 把镜头当成人的眼睛,把拍摄手机当成受众的脸,对着人说话,交流的感觉 3.比较正式的镜头语言需要练习 语法规范,用词准确既要口语化的感觉,又不能太随意。 如何练习规范说话呢?跟读。每天带上耳机,播音员说一句,你后面跟一句,时间长了,语感和表达习惯会发生很大变化。复述。听完一个故事,尝试复述,他会逼着我们尽量把话说清楚。这是语言能力塑造的一个好方法。 |